一、清理前准备
1.安全评估
风险识别:确认积料性质(如毒性、易燃性、腐蚀性),评估清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(如缺氧、粉尘爆炸、化学灼伤)。
防护措施:配备防毒面具、防护服、安全帽、防滑鞋、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(PPE)。
通风措施:若储罐为密闭空间,需强制通风(如使用防爆风机)至氧气浓度达标。
断电与隔离:切断储罐相关电源,关闭进料/出料阀门,防止意外启动或物料流入。
2.工具与设备准备
机械工具:高压水枪、旋转刷、铲刀、真空吸料机、气动工具等。
化学清洗剂:根据积料性质选择(如碱性清洗剂去油污、酸性清洗剂去锈垢)。
辅助设备:防爆照明、通讯设备、安全绳、救援三脚架。
3.人员培训
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清理流程、安全规范及应急措施,尤其是密闭空间作业培训。
二、清理方法选择
根据积料类型、储罐结构及安全要求,选择合适的方法:
1. 机械清理
适用场景:硬质积料(如结块、沉积物)。
方法:
高压水射流:利用高压水枪冲击积料,适合非粘性物料(如水泥、矿石)。
旋转刷/刮刀:通过机械臂或人工操作,刮除内壁附着物(需注意避免损伤罐体)。
真空吸料:配合机械清理,同步吸除碎屑,减少二次污染。
2. 化学清洗
适用场景:油污、锈垢、化学残留物。
方法:
循环清洗:将清洗剂注入储罐,通过循环泵循环浸泡,溶解积料后排出。
喷淋清洗:用喷头将清洗剂均匀喷洒至内壁,结合高压水冲洗。
注意事项:清洗剂需与积料反应,避免残留。清洗后需用清水冲洗至中性,防止腐蚀。废液需按环保要求处理。
3. 人工清理
适用场景:复杂结构储罐或机械无法到达的区域。
方法:操作人员进入储罐,使用铲刀、刷子等工具手动清理。
密闭空间作业要求:持续通风,监测氧气及有毒气体浓度。作业时间不超过规定限值(如每30分钟轮换人员)。配备安全绳及救援设备。
4. 组合方法
机械+化学:先化学软化积料,再机械清除,提高效率。
高压水+真空吸料:同步清理与收集,减少粉尘扩散。
三、清理后处理
1.验收检查
目视检查内壁是否清洁,无残留积料。
使用内窥镜或检测仪器确认隐蔽部位清洁度。
检测罐体腐蚀情况,必要时进行防腐处理。
2.废料处理
分类收集废料(如固体、液体、危险废物),按环保法规处置。
清洗废水需经中和、沉淀等处理后排放。
3.恢复使用
关闭所有开口,恢复储罐密封性。
重新投入使用前进行气密性测试(如气压试验)。
四、安全与环保注意事项
1.密闭空间作业
严格遵守“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"原则。
设置专人监护,保持通讯畅通。
配备应急救援设备(如空气呼吸器、急救箱)。
2.防爆措施
使用防爆工具及电气设备,避免火花引发爆炸。
清理易燃积料时,禁止明火或高温作业。
本文采摘于【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页
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